December 16, 2005

网络时代的科学——共同的努力

Posted in 网志速递 at 3:46 am by ginger

原文出处:Science in the web age: Joint efforts   by:Declan Butler

最佳状态下,学术界就是思想的交易市场。但是还是有很多的科学家不愿意接受那些能使他们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交流的最新网络技术。

当Tim Berners-Lee在1989年发明万维网络(the World Wide Web)的时候,他是把这个东西当作他的那些在CERN(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以及位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和其他很多地方的科学家伙伴们之间合作交流的空间。这项发明的步伐却超出了他的预期:设计的适用性会逐步激发它的利用。在网络作为一个颇具灵活性的信息搜寻方式急速发展的进程中,用户间实时交互的原始理念却被大大地忽视了,十五年后,网络才似乎回到它的根基上来。

对大多数用户而言,在最初十年里,网络就像一个庞大的在线图书馆,他们主要在这里搜寻信息。如今,网络正在经历着一种微妙而深刻的转化,一种回归于Berners-Lee原始版本的,更加社会化的网络,即所谓的web2.0。然而,恰是在这场二次革命进程中,科学家们正被远远地甩在后面。因为他们在接受许多最新的技术方面显得相当的迟钝。其实较之于他们的现状,这些技术能有助于他们更加迅捷地进行在线交流与合作。

“我发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科学本就是关于新的知识、技术的采纳、发现与利用,而这场网络上最大的革命性变革却正从我们身边悄然溜过”,Greg Tyrelle说道。他是台湾Chang Guan大学的一位生物信息科学家(bioinformatician),五年来他一直尝试着通过博客(Blog)与同事和普通大众进行交流,博客人流量不断上涨。   

新兴的网络形态很大程度上正被用户间的实时动态交互行为塑造着。但是许多研究人员仍然把正式的科学文献出版渠道当作科学交流的“固定”手段。尽管传统方式出版的论文是作为无可争辩的记载信息而被接受的,年轻一代的研究者们却特别关注于科学家们排斥那些与同事或公众交流的新方式所失去的东西。

他们推荐使用的合作交流式技术,诸如博客、维基,都是一些任何访问者均可发表、编辑信息的网络站点。这类技术的支持者们认为这种方式提供了一个进行更为广泛和即时探讨的论坛,是现有同行评议杂志编辑体系的很好补充。它们有利于提升科学交流品质,可以是在出版之前的灵光闪现之时,也可以是在出版之后来探讨结论性的东西。(参见“Open house”)

博客是这类新型社会技术的典型,它使得更多的人在网络上搞出版更加便利也更加具有多样化形式。通过允许读者反馈和内容聚合(syndication feeds),博客创造了一个实时在线的交流团体。“博客可以提供任何内容,从同行评议的文章到纯粹的思索甚至无聊的嚷嚷,包罗万象。”Contentious.com的编辑Amy Gahran,同时也是一位新媒体的专家,这样说道。

写作工具

最有名的维基是一部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自从2001年启动以来其条目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上百万条。哈佛的科学家和马萨诸塞技术学会(MIT)最近开通了他们自己的维基:OpenWetWare,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全球的生物学小组内共享实验室协议和数据。

在学术界之外,博客可谓方兴未艾。the Guidewire Group(一家新媒体研究公司)在十月份出版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道,90%的营销传播公司要么已经、要么准备启动内部博客。如今已经有了2000万个博客渗透进社会的各个方面。但是科学却是个刺眼的例外:如今只有为数甚少的科学家是博客写手。

写博客的科学家把他们的活动看作一份正式杂志有用的附加物而不是替代品。“作为一种正式的,可归档的文件,标准的科学论文是不可替换的,他们界定了我们的工作主体。但是他们是静态的,而且有较大的局限性”,明尼苏达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Paul Myers做如是说,他目前在Pharyngula开有自己的博客。

Myers 还指出:“在博客上把你的论文描述一下,等一等,总有些不同的事情发生。那些远离你平常交际圈子的人开始思索你的论文主题,他们常常会提起一些令人感兴趣的观点”。他认为,利用在线的思想共享交流,你可以得到反馈和新的研究思路。

一位年长的美国流行病学家,每天用“敬畏”的诨名在他的名为效果测量的关于公众健康的博客上写个一到两篇,现在已经吸引到了各式各样的读者群。“每天大约有1500人的访问量”,他说:“如果有人告诉我应该每天去报告厅发表点意见,那会有1500人来听呢,我很满意——1500,是很多专业杂志定数的两倍哦”。

但是对于大多数科学家和学者来说,博客和维基仍然没有足够的吸引力使他们能从实际工作中稍许分心一下。多数人只是把它们当作咖啡屋闲聊的在线版本,嘈杂的环境不利于真正严肃的学术信息滤取。

观点片断

经常光顾博客空间的科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争辩道:链接的动态等级体系和博客提供的众多推荐创造了强大的协作过滤机制。台湾的Tyrelle(他的博客是在Nodalpoint.org申请的)说道:博客会产生噪音,但是它们也是一种跟进你的研究领域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他相信特定团体内的博客写手越多,协作过滤机制也就越有效,所以——与预测相反——也就减少了信息过载。

Tyrelle暗示,这种过滤与BioMed Central的Faculty of 1,000项目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后者是一个基于大众付费模式,标示由1000个科学家推荐的重要生物学论文的服务项目。而在博客空间,这种服务却是免费的,而且可以有10000个甚至更多的科学家来推荐。

可是即使那些对于网络悟性颇高的科学家们仍在怀疑博客在科学领域扮演的有用角色。“我个人对博客能减少信息过载表示怀疑,但是博客这东西借助于众多的好自我表现的人将能生存下去的。” Rolf Apweiler讥讽道,他是位于英国Hinxton的欧洲生物信息科学学会的生物信息学家,同时也是UniProtKB/Swiss-Prot蛋白序列数据库的领导。

其他人也有不同意的。Ingenta 出版商的网络专家Leigh Dodds说:“科学被作为科学交流唯一手段的‘论文’这一概念束缚的太厉害了”,他更声称,出版和研究评估太过于去适应研究者的名望而不是在乎交流中的科学。

Jennifer Hallinan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一位生物学家,她在Cancer Dynamics上有个博客名为Cancer Dynamics,她同意上面那位网络专家的意见,而且认为网络在提供等级式的信息源,包括有用的博客和维基。“等级中的每个层次都有它自己的错误、强项或不足,但是大家都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多加考虑就是了嘛”,她解释道。

《美国生物伦理学杂志》主编Glenn McGee认为,博客与传统的期刊联合应该能够有助于桥接横亘于(传统)文献资源与博客资源之间的鸿沟,《美国生物伦理学杂志》作为该领域内的一流刊物,也是第一个创建了相应博客的刊物:Blog.Bioethics.Net.McGee说:生物伦理学博客有助于(我们的)杂志更加迅捷,而且以一种不同的方式对大众性的争论作出反映。博客有很大的冲击力,经常影响到主流媒体对于伦理问题的报道。

在有些领域,印刷本杂志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Gavin Schmidt对此补充道。他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下属设在纽约的Goddard空间研究协会的研究员,目前与其他的大气科学家一起在RealClimate.org开了博客。Michael Mann——另外一个RealClimate的博客写手,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的主任——说道:博客通过设定写作规范有助于减少噪声,他引用了一个最近的帖子来作为例证,这是一个探讨飓风是否与全球变暖有关联的帖子。(参见

McGee 和Schmidt都有着固定的工作却也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大多数科学家不要博客是因为他们害怕那会有损于他们的形象,进而威胁到他们的职业前程。一位名叫Roland Krause的生物信息科学博客写手,同时也是设在柏林的研究分子遗传学的Max Planck学会的研究员说:大多数年轻的生物学家都用匿名写博客,他们很是害怕上司会认为博客是浪费时间抑或更糟的东西。Schmidt对此附和道:在博客变得稀松平常之前,这方面肯定会一直是个问题。

另外一些人则害怕被竞争对手抢得先机。Krause抱怨说:“在很多机构里与仅仅是隔楼的家伙讨论工作进展上的事都简直太过于危险而不能不防止泄密,更别说在博客里了”。

“这种担忧也太老套了”,Jason Kelly,一个加入了OpenWetWare的马萨诸塞技术学会(MIT)研究生争辩道,新生一代相信过度的竞争对科学是有害的,他们看到的是在博客上集体讨论他们的研究计划所带来的好处远远大过其风险。

Kelly承认有人也许会认为这种观点过于天真了。但是如Schmidt所言:一旦科学家们想出了针对博客的同行评审机制,就将大大增强它的可信度,在不削弱其自发性的情况下博客就能得以长足发展。

Translated by ginger

7 Comments »

  1. […] 草就了第一篇,已经没有精神细看了,等着大家的批评吧,因为这样才是进步的捷径,不吝赐教者,小生这里先行谢过!!! […]

  2. 游园 said,

    ^_^,妙极了。看来我们的主题范围倒是不小。不过我需要编辑一下。我记得keso曾经专门写文章讲关于首行空两格还是空一行的问题——大意是互联网阅读还是分段比较赏心悦目些。所以这里我编辑一下,如果不满意的话可以再改过来。

    如果大家都同意的话那我们以后就只空行而不是空两格。诸君以为何如?

  3. ginger said,

    多谢游园的编辑!同意游园的建议!
    这两天我们这里的网络在抽风。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上不了,网页选择性能用,这不:worepress的blog能开(译站打开是老模板?国内的那个镜像打不开),钱涂的blog打不开;新浪新闻能开,网易新闻不能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主页能开,中国国图的主页不能开……QQ能用,Gtalk却歇菜了,唉……郁闷啊。
    不知钱涂收到我的gmail邮件没有?

  4. Liblog said,

    To 游园:关于格式的问题,就按你说的统一下来吧!
    To ginger:来信已复,请查看邮箱!^_^

  5. […] update by 冯衍: 发现图林中文译站已经把其中一篇文章翻译成中文了。 关键字: blog // Used for showing and hiding user information in the comment form function ShowUtil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uthorinfo”).style.display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owinfo”).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hideinfo”).style.display = “”; } function HideUtil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authorinfo”).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owinfo”).style.display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hideinfo”).style.display = “none”; } […]

  6. […] (这里有上面所引述的《自然》杂志的原文,部分内容已翻译成中文) […]

  7. haozaichen said,

    写的不错


Leave a comment